青奥国博场馆团队节俭创新有“新招”
赛场看台“大挪移”,自建“照明团队”调灯光
2014-04-29 10:45:00  来源:中国江苏网-扬子晚报

  中国江苏网4月29日讯 距离青奥会揭幕还有100多天,南京青奥会场馆团队的运行正有条不紊地推进。近日,记者来到南京国际博览中心,青奥会期间,这里将举行跆拳道、拳击、击剑、现代五项(击剑)和举重5个项目的比赛。目前,国博中心三个场馆的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,在优化场馆运行流线、节俭创新方面亮出了不少“新鲜招”。

  优化流线

  赛台观众席“大挪移”

  去年亚青会上,国博中心在E、F两馆分别举办了击剑和举重两个项目的比赛,并在举重赛场上产生了亚青会首金。由于在亚青会期间,国博中心工作有序、赛事运行平稳,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比赛任务,今年青奥组委将国际博览中心场馆团队也列为青奥示范场馆团队。

  不过青奥会对于各个项目的要求更高,如何让比赛过程中的流线更顺畅,场馆团队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配合更紧密、上传下达更畅通?国博场馆团队秘书长寿丽华告诉记者,通过总结梳理亚青会期间的得失,他们决定将举重赛场的赛台和看台位置重新布局。“亚青会时运动员比赛结束要绕过赛场背后回到休息间,这一段路有些长,而且与竞赛官员的工作流线存在交叉的可能。”寿丽华说,在反复商讨后,他们决定改变举重赛台的位置,来一回“乾坤大挪移”,这个改变不仅缩短了热身场与比赛场的距离,让参赛选手的参赛流线更顺畅,也更好地保证了参赛选手赛时准备阶段的“隐蔽”需求。

  寿丽华告诉记者,这一变化看起来不大,但是场馆改造的工作量比此前计划的多了不少,而且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的F馆是江苏卫视《最强大脑》录制地,节目组于3月20日才撤离场馆,这距组委会要求场馆必须在四月底全部竣工的日期只有短短40天时间。为了不影响筹备进度,国博中心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,提前10多天完成了改造任务。

  采购加回购

  要节俭还要绿色

  承担青奥会5个比赛项目的国际博览中心赛前需要对3个场馆进行改造,为了最大限度节省开支,原有场馆的材料绝大部分都使用了亚青会上使用过的。

  “比如看台、临时坐椅、灯光供配电设施、遮光幕帘、六千平方的功能性用房以及配套的家具白电等。”场馆工程改造负责人梁启慧说,这样的“全盘原制”使用,除了必要的人工费用外,原有的两个场馆几乎没有再投入费用。

编辑:朱晓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