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记者 冯圆芳) 4月16日至17日,省作协“文学苏军新关注”活动在镇江举行,省内代表性文学副刊、基层及行业作协代表共聚一堂,本报新潮副刊分享了以新闻之新、思想之深、人文之暖、文学之美促进副刊与时代、生活互动,与时偕行的办刊理念。
新华日报副刊在抗战硝烟中诞生,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时代、服务民众,团结进步人士、鞭挞反动派,被研究者赞为“副刊不‘副’、参天大树”。新时期以来,本报副刊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新潮,摹写新气象、新生活,推动曹文轩、周梅森、黄蓓佳等一批当代作家成长;坚持“大副刊”理念,以新闻之新、思想之深、人文之暖、文学之美,促进副刊与时代互动。近年来,新潮副刊更加关注基层文学、素人书写,邀请王计兵、杨筱艳、乐心等基层作家与读者面对面,助推文学破圈、成为“生活方式”;打造全媒体《紫金文艺评论》专栏,举办系列文艺沙龙,建强文艺评论阵地,引导大众审美。分享会上新潮副刊代表表示,未来新潮副刊将继续“开门办报”,更加聚焦文学前沿与时代现场,与省市县各级作协畅通联络机制,在扶持文学新人、推介地域文化上更好发力,为新大众文艺培根固元、推动文学苏军青蓝相续。
“文学苏军新关注”是省作协继面向全国推出“文学苏军”领军人物、“文学苏军”新方阵、江苏文学新秀之后,推出的关注地方、介入文学现场的创新性文学研究活动。